孩子最爱听的40句话!


这是孩子最爱听的40句话:如果成为爸妈的口头禅的话,您一定会培养出一个伟大的孩子!!
           
1.我们该玩游戏了。
2.妈妈没想到的你想到了。
3.大胆去做吧,做错了没关系,重要的是你认真做了!
4.你很聪明,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解这道难题。
5.办法总是比困难多。
6.我喜欢你的笑的样子。
7.对自己要有信心哦!
8.不舒服时说出来就会好点,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,我会帮你分析的。
9.你说的有道理,往下说。
10.你已经很努力了,再坚持一会儿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
11.你想吃什么?我们一起做好吗?
12.孩子,加油吧,你一定行!
13.看咱俩谁先跑到家。
14.你又长高了。
15.孩子,你真懂事,帮妈妈做了不少家务。
16.你真够能干的!还要妈妈帮你吗?
17.想想今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?
18.对不起,是我误解了你。
19.今天你和朋友们在一起高兴吗?为什么?
20.这个事情你怎么看?有几种解决的办法?
21.这个问题我们都不懂,但我们可以一起查资料。
22.想哭就哭出来吧,哭完后你会比以前更坚强的。
23.身体哪里不舒服?
24.这个月超支了,咱们比比,看谁的节约办法多。
25.看到妈妈爸爸今天有做错的地方吗?应该怎么办?
26.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,别着急,一样一样来。
27.不想对我们说的话也可以对自己说,要正确对待哦。
28.你先仔细思考一会儿,不要急于回答我的问题。
29.妈妈需要休息一会儿,你要照顾好自己哦。
30.你觉得哪道题没把握?32.小兔需要你照顾它。
33.有你的提醒妈妈就不会忘记带钥匙了。
34.你一定知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。
35.再做一次,看看结果有什么不同?
36.大家都喜欢听你讲的故事。
37.不会没关系,你可以多请教、多查资料呀。
38.今天摔倒了没哭,好样的,以后要多注意点儿。
39.妈妈提不动这么多东西,谁来帮我?
40.你真有礼貌,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。



链接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5NjAzODMwMA%3D%3D&mid=200173270&idx=4&sn=d62963bdc0e5427ff40d1b91de8860ae&scene=4#rd

孩子交给老人带的父母值得一看!瞬间惊呆了!


有一天,和编辑一起聊天,他问我:“肖老师,您从教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”我想了想,说:“我最大的感受是好多孩子在被糟蹋。”编辑笑着问:“此话怎讲?”

        我说:“很多父母会生不会养,把孩子扔给老人,很少陪伴孩子,孩子成了有父母的孤儿;还有很多家长不懂孩子,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,只是根据孩子表面的行为来判定孩子,孩子非常痛苦,或屈从、或尖叫、或哭泣、或逆反。可家长觉察不到孩子的痛苦,指责孩子‘不听话’、‘任性’。在这种时候,我会为这些孩子感到惋惜。有人可能会说,你这是谬论,在危言耸听。做父母的谁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,又有谁想糟蹋自己的孩子呢?但是,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,很多家长确实在糟蹋自己的孩子,只是他们浑然不觉。”

        不少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,带几个月后(有的甚至刚满月)就把孩子扔给了老人,自己乐得逍遥自在。我有一个朋友,产假一过就上班了,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。他们夫妻俩都是硕士,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却没有达到“硕士”的水平。朋友觉得年轻人干好工作最重要,带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,交给老人就行了。他们的教养方式非常落后:注重知识灌输,不到1岁就教孩子识字;不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,让孩子边玩边吃饭,肉类由大人嚼碎了喂给孩子吃;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,但很少陪孩子。



我跟他们说过多次,童年的经历是多么重要,父母必须陪伴孩子。但他们听不进建议,既不反对,也不采纳。我想也许是他们内心觉得不以为然,只是碍于面子不说什么。这孩子实在是太可爱了,我想帮助他们,帮助孩子。可是看了他们这油盐不进的样子,只好就此打住。

        这孩子1岁以前,我们经常在一起玩。孩子长得很漂亮,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,到我们家来,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,天真可爱。大约半年后,我再次看到了孩子,当时已经是1岁8个月,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,总是眉头紧锁,看见我们,一个劲地往爷爷身后退。我想拉拉他的手,他把手往后缩,眼神里满是胆怯。那天是周日,朋友休息。

        我们去的时候,朋友并未在家陪孩子,而是在外面打牌。孩子跟着爷爷,在偌大的客厅里看电视,爷爷话不多,和孩子没什么交流,屋里死气沉沉的。孩子蹒跚着走到门口,指着门口小声喊“妈妈”,我跟过去,蹲下来问他:“宝宝是要找妈妈?”孩子点点头,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这扇紧关着的大门。小小年纪的他知道妈妈是从这里出去的,他要从这里去找妈妈。看着那小小的、孤单的身影,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。

        在这个装饰豪华的房间里,孩子吃的、玩的、用的,随处可见,大都价格不菲。但是最珍贵的东西他没有——那就是爸爸妈妈的陪伴。周一到周五,妈妈要上班,周末应该可以陪陪孩子吧?可是妈妈宁愿奋战在麻将桌上,也不愿意花时间陪陪孩子!孩子一点都不快乐,他还只有一岁多,他便不会笑了。



  
“会生不会养”的现象非常普遍,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生下后,带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老人或者保姆身上,有的甚至把孩子扔在老家。有一位妈妈,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,孤僻,几乎不和别人交往,医生怀疑是非典型孤独症,但也不敢确诊,这位妈妈急得不得了。她的孩子一直扔在老家带,老人很少和孩子交流,整天给孩子看电视,这就是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 有些父母虽然把孩子带在身边,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借口,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,偶尔陪陪孩子也仅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,没有互动、没有交流。这些孩子整日与老人相伴,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!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,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,失去安全感。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,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,没有地基,高楼怎么能建起来?父母自己不带孩子,孩子迟早要出问题的。

        老人对孩子多表现为爱孩子,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。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的心理需要上并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,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,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并不尽如人意。




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

        1、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,使幼儿过于“自我中心”,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,形成自私、任性的不良性格。

       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,较多地采取顺从、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,容易使幼儿产生“自我中心” 的意识,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,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,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,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,孩子有恃无恐,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,以达到非分的要求。

        2、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,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,试想,老人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整理;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,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;孩子吃饭时,担心孩子吃不上,就一口一口地喂,或追着赶着喂,这种种做法,不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,错过了“自己整理、物归原位、自己吃饭”的敏感期,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,独立能力差,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,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,不会尝试、锻炼,只有哭闹和发脾气。

          3、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、冒险性和创新精神。
       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,接受新生事物较慢,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,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。他们希望孩子乖巧、听话,稳稳当当不出格,不善于运用科学的、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。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“捣乱”、“破坏”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,总是急着加以阻止。

        比如,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,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,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,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。因为,在他们意识里,玩蚂蚁很脏,拔花是成心捣乱,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更是不能“破坏”的。他们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,必须立即纠正。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?

        4、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,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(如谦让、爱劳动)的良好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 5、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,缺乏活力,心理老化。
        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,喜欢安静,不爱运动,也不爱外出活动。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,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,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,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,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。

        另外,外出活动少,一方面运动量小,身体缺乏锻炼,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;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,接触新鲜事物也少,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,缺少活力,不敢面对生人、不会自己处理事务。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、固执、退缩、心理老年化,等等。祖辈的价值观念、生活方式、知识结构、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。另外,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。

        So,如果不得不留孩子给父母带,请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吧。





链接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MzI3NTAyNA%3D%3D&mid=200098451&idx=1&sn=146af2080ef0b317cb37929c73318870&scene=1&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#rd

孩子应考,父母的12个烦恼

图片来源:插画│吴孟芬

孩子如何看待考试,取决于父母的态度。你知道父母的压力可以真实影响考试成绩吗?十二个让父母困扰的问题,带你了解陪伴孩子面对考试的有效对策。

从孩子上小学那一天,无论你是宣称「考试不重要」的豁达父母,或是「认真看待每一次大小考」的认真爸妈,你都跟「考试」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想想亲子对话中提及考试的频率有多高?数数孩子每天花在念书、考试、检讨考卷、因考试难过或高兴的时间有多少?你就可以知道家庭生活与亲子关係受考试影响有多深。高雄市学生辅导谘商中心心辅员、常为老师父母办亲职讲座的高雄市庄敬国小教师陈玟如分析,过度重视考试分数,几乎是亲子冲突的最大肇因。

但你也不可能为了避免冲突,就完全不理会考试。陈玟如认为,父母还是要在乎考试,态度应该是,考试很重要,但是不可怕。

考试的积极目的是,孩子可以透过考试知道我真的会了吗?我在同侪间的位置在哪裡?可以如何调整学习?更现实的是,目前重视考试分数的学习氛围中,考试的表现会形塑孩子的自我形象。

你的在乎会影响孩子,让他在乎学习,在乎生命中许多检核和关卡,在乎往后更多重要的大型考试。

「在乎考试」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许多考试失常的孩子不是不会,是因为爸妈对分数的锱铢必较使他惧怕考试。

大原则是,父母要在乎过程甚于结果。在考试前,有没有准备?在考试后,有没有想办法将不会的弄懂?

要陪着孩子顺利度过这些考试,必须掌握以下原则:

★回到评量本质:台北市南港国小辅导主任许育健认为,段考是在学习范围中抽五十题来考,而这五十题并不等于能力,只要孩子不是大幅落后,就毋须担心。而且评量就是「学习的健康检查」,为的是让学习更有效率,父母的态度是,看见他没弄懂、需要帮忙的部分,而非为什麽粗心扣了六分。

★了解分数的意义:分数有意义,但是必须放在你了解孩子身心及学习状态的脉络下去解读。孩子的学习是快是慢?优劣各是什麽?

★关注孩子「考试」之外的成就,培养学科之外的兴趣:把学习时间抽一部分让孩子运动、培养多元兴趣,孩子能发展出除了学科外的兴趣,短时间考坏了不会被打败。当考试压力大时,也有自己抒压的方式。其中阅读能开启孩子终身学习之门,尤为重要。宜兰县成功国小教务主任高介仁以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观察,在国高中学习突飞勐进的学生,多半是在国小就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。

★用态度影响小孩子、用支持陪伴大孩子:面对考试分数,父母介入的方式必须随年龄改变,孩子年纪愈小,愈容易受你的态度影响,带着小孩子重视考试但不在乎分数,陪着大孩子度过考试带来的挫折与低潮。高介仁提醒,小学的成绩多是父母的努力,但用力愈深,到国中愈容易掉下来。他建议,维持在班上前三分之一就很理想,不用考一百分或前三名。

学习的历程从片段到统整,从记忆到应用,无论考试怎麽考,王道是养成孩子广泛阅读的兴趣,呵护他对知识的好奇。即使他在几次的考试中不尽如人意,却可以在长长一生中,拿到漂亮成绩单。



链接: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47812&page=2

凡是OK!5成家长溺爱养出惯宝宝


「一哭、二闹、三上吊」是常见为了达成目的的戏剧桥段,但这般现象也正悄悄在亲子教育中出现!受到少子化的影响,许多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和宠溺,久而久之养出有「公主病」或「王子病」的惯宝宝。儿福团体呼吁,若希望孩子未来不成为一事无成的「妈宝」或「啃老族」,家长应从现在开始练习当个有智慧的父母。

惯小孩3症状:凶、挑、拗
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公布「2014年台湾家长教养态度现况调查」,结果显示5成孩子因家长过于宠溺,出现「惯宝宝」的症状,其中因被叨念或嫌食物不好吃的「逞凶」比例高达3成;23.9%眼光「很挑」,会因穿着用品太便宜而觉得丢脸;近4成则脾气「很拗」,想要什麽就一定要拿到。

调查更发现,符合上述「凶、挑、拗」等习性的任性小霸王,比例高达15.2%,其中独生子女恃宠而骄的情况最为明显,且年纪越大的孩子更加骄纵和任性,并没有随着成长而学习到应有的情绪管理和体谅别人,加上普遍因父母的过分溺爱,未曾做过家事,茶来张口、饭来伸手,「不知道感谢、不懂得分享、不会做家事」,逐渐变成现代惯宝宝们的真实写照。

捨不得孩子吃苦!恐养出小鸭霸、妈宝
儿福联盟执行长陈丽如指出,现代孩子生得少,孩子们不管是含着金、银或是铜汤匙出生,几乎都一样受到父母亲们高规格的照顾和服务,捨不得孩子吃苦,所以要求什麽都OK,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,所以做错什麽都OK,久而久之这些ok父母也养出了许多「小鸭霸」。

孩子的表现可直接反应出家长的教养态度,儿盟呼吁,若不希望孩子们将来成为无法独立思考、什麽都不会的「妈宝」或是「啃老族」,家长们现代就要用智慧教导孩子。

【要爱‧不要溺‧3要教养守则】

1.家长要说不,孩子懂退让:在孩子提出请求时,家长应教育孩子区分必要的和想要的差别,并藉由适时的拒绝,让孩子瞭解满足他的一切需求,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。

2.家长要有原则,孩子能遵守:缺乏原则、太轻易就投降妥协,很容易让孩子无法适从,甚至变成无法管教与沟通。家长如果能与孩子讨论出合理、可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期望,孩子必能建立更好的生活常规,并将更信任与尊重家长。

3.家长要放手,孩子才会成长:让孩子学习做家事、参与家务,其实是培养孩子负责、为家人付出、避免变成惯宝宝的好方法,初期可以用渐进方式,先要求孩子负责把自己的房间,再进一步去负责家裡的公共区域。


链接:http://mamaclub.com/learn/%E5%87%A1%E6%98%AFok%EF%BC%815%E6%88%90%E5%AE%B6%E9%95%B7%E6%BA%BA%E6%84%9B%E9%A4%8A%E5%87%BA%E6%85%A3%E5%AF%B6%E5%AF%B6/

我是KIASU MOM!


大家好~

我是部落格的‘新生’,欢迎多多指教!

我是100%的KiasuMom。

我要求孩子十全十美。

当然,我的孩子是全级第一名,还有每一科都拿A。
 
KiasuMom @ 100% Blog Design by Ipietoon